比思論壇

標題: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打印本頁]

作者: qjpcjy    時間: 2023-11-16 09:02
標題: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人类对物质结构的探素,一直是“自然之迷”中的一个重要迷题。中国古代学者曾经清想物质是可以无限分割的,古希腊人则认为物质由不可再分的基始一一原子所构成。
19 世纪末,有两个实验对原子“不可再分性”提出了有力挑战,一个是 射线的发现,再一个是放射性的发现,这两
个重大发现均有一定的偶然性。1879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发现,在一定电压下,用特定金属做阴极的真空管在阴极加热到一定程度时会发射电子流,他称这种电子流为阴极射线。1895 年,法国人贝林用实验确定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德国医生伦琴在做阴极射线实验中却意外发现放在实验台下的照相胶卷曝光变黑了,这种现象过去也有其他实验者遇到过,但却作为偶然事件而没有引起注意。伦琴对多次发生的胶卷感光事件的原因做了进一步的思素,认为是电子管发出的一种波长很短的“以太横波”造
成的。科学界称这种射线为伦琴射线。在原子结构理论建立后才搞清楚,伦琴射线是原子周围低轨道电子被激发跃迁时释放出的高频率电磁波,它比紫外光的波长还要短得多,因而不可见,但穿透性很强。这种现象向人们提示:原子内部是有结构的。1896 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化物能发出一种类似于  射线的射线,它能使密封在黑纸中的照相底片感光,能穿透人的衣服使人的皮肤灼伤。科学家断定,这种能量很强的射线来自原子的更深层一一原子核内的变化。这种由放射性物质衰变生成的射线包含a 、6、Y 3 种射线,当时称为贝克勒尔射线。这使人想到原子核内也有复杂的结构。这一时期,各种带有猜想性的原子模型被提出来。


作者: 464331246    時間: 2023-11-16 15: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zcdf2002    時間: 2023-11-17 18:22
颜值确实挺高的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bbb-ccc.space/)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