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项铮
今年3月3日是第25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 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发布的一份世界听力报告中显示,目前全球近15亿人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残疾,大约占总人口数的20%。如何保护听力、预防听力损失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听力损失人群发生变化
“过去20多年,我们更关注儿童的听力损失,这也是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我国先后开展了新生儿听力筛查、耳聋基因检测、儿童听力损失补偿等工作。”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孙建军告诉记者,“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口占比增多,成年人、老年人的听力损失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孙建军教授介绍,老年人群的听力下降与自然衰老相关,就如同其他的系统的疾病一样,年老以后人体的听觉器官会发生功能退化与形态改变,逐渐出现听力下降。老年性耳聋的特点是双侧对称,听力损失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通俗点的说是对高音部分不敏感。而且这种听力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逐渐加重的趋势。
另外,某些基础性疾病,比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等,都会影响到全身循环系统的血管,引起听觉器官的血液与供氧下降,导致耳蜗毛细胞和听神经功能障碍。这种情况下会逐渐出现听力减退。 此外,某些耳部疾病,比如中耳炎,肿瘤、甚至外伤也会导致听力下降。
随着老龄化的进程,听障人口的比例将越来越多。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有3.6亿的人有中度以上的听力损失,2018年这个数字达到了4.8亿,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203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6.3亿,2050年这个数字可能到9亿人。
听损老年人患阿尔茨海默症比例高
专家表示,千万不要忽视老年人的听力损失。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郗昕告诉记者,“听力损失有危害。”
目前老年听损人群越来越多,由于他们已经退休,或者交际场合变窄,他们很多时候并没把听力问题太当回事。听损看上去好像不耽误基本生活,但是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非常大。
一旦听力受损,人无时无刻都要竖着耳朵听,会处于很焦虑疲累的状态,对生活、工作有重要影响。听力障碍会影响言语交流,引发情感和社会交往障碍。很可能在听力损失到一定程度后,老年人把自己封闭起来,怯于参加社交活动。变得孤独、焦虑、多疑、甚至还有认知功能的退化。
郗昕表示,“目前一个明确的研究结论是,与没有听力损失的老年人相比,轻度、中度、重度听损的老年人患阿尔茨海默症的比例分别高2倍、3倍、5倍。”
专家支招儿预防听力损失
“预防听力损失应当贯穿全生命周期。从孕期开始,我们就要注重预防。”孙建军教授介绍,妊娠期的准妈妈一定要慎重使用药物,尽量避免危险因素的干扰。常见的药物性耳聋由包括:氨基糖甙类的抗菌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解热镇痛药、某些抗肿瘤药等化学药品,其耳毒性会引发不可逆的听力下降。
另外,噪声对听力影响也比较大, 郗昕研究员告诉记者,由于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劳动保护做得不够及时,一些产业工作人患有噪声导致的听损。随着现在生活方式的改变,年轻人大量的使用耳机,或者长时间在酒吧夜总会等高噪声的环境中,也会造成听力损失。郗昕表示,“目前全球大概有11亿的年轻人,正暴露在这种娱乐性噪声的风险中。”
“早期发现至关重要,有很多病人到医院来看病的时候,听力缺损已经比较严重。如果能早期发现,及时进行听力检查,并能早期治疗的话,就能大幅降低听力损失的发生率。”孙建军表示。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bbb-ccc.space/) | Powered by Discuz! X2.5 |